奉祀神祇 - 三教主-高雄市鳳山天公廟

奉祀神祇

三教主是釋,道,儒家的代表人物為至聖先師、太上道祖、釋迦佛祖。

孔子(前552年—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人,卽家下山東曲阜,係生於中國春秋末期嘅思想家同教育家。佢係魯人,卽家下山東曲阜。佢嘅學說後世人稱爲儒家,係儒家創始人。係漢代起,中華文化就以儒家爲經緯。孔子同儒家思想,深遠影響古代中國,同埋朝鮮等周圍嘅國。後世尊稱孔子爲萬世師表。
二百年後戰國時,儒家出咗另一要人孟子。孔孟並爲人稱頌。孔子爲大成至聖,至聖,而孟子則爲亞聖,僅次其後。
孔子生於東周春秋時代,當時周國王權,都唔係咁控制到諸候,周公所立嘅封建,都漸爲崚夷,各國開始擴張,增城廓,互有攻伐,此原爲封建所不容。之不過,雖有戰事,但戰事仍然守周禮,出師要有名,出於道德,未壞到無所不用其極,謹止貴族間嘅車戰,無後尾戰國咁慘烈,波及平民。然而,大夫亦唔受禮約束。故此,孔子仍有希望,可以勸國君人臣,回復到舊時守各字名份,按禮做事。
孔子言論,由弟子記入《論語》,編集成書。裏面全係零散對答。而當中以講仁最多。論語有六十六處講仁,但無一處解釋一樣。儒學目的係修行到聖人一樣。而對人性本善定本惡,都各有主張。如孟子主張性本善,而荀子主張性本惡。孔子並無特提及人性本善定本惡,但明示要時時警惕自己,以防不仁,隱含性本惡之意。孔子極重禮,主張無論點唔願,都要守禮。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從《列仙傳》開始,把老子列為神仙,還說老子重視房中術。東漢時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聖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為一,視老子為化生天地的神靈。成為了道教創世說的雛形。而在漢桓帝時,漢桓帝更是親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為仙道之祖。其道教尊稱名稱為「道德天尊」,俗曰「太上老君」,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之一。

老子的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例如名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這部流傳兩千多年的《道德經》是跨時代的作品,在不同的時代,這部作品會被解釋出不同的含義。據統計,道德經是僅次於基督教《聖經》被翻譯語言最多的一部作品。《道德經》被翻譯為多國文字。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於生命上主張自然,講究致虛極,守靜篤、不與人爭的修持。

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的無為而治,老子有一段話常被視為對為政者的箴言:「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在宗教概念上,當時最崇高的信仰為天;故天基本上為「意識天」,但老子將之破除,將天化成「自然天」。於《道德經》原文中,可見得老子對天的看法是自然無為。於現存通俗本中第五章首行即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此處之不仁,並非無仁心,而是指無心而為,亦如文中的曾提及的「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為相同意涵,故其實老子當時的諸多論述是為破除神鬼論,而非後人將其奉之為神之觀念。

在神學上,老子神學主張「道泛呵」的泛神一神論(Pan-monotheism),老子所講的「德」是從「道」所出,「德」是「道之物」也就道的一種能量,這類似於基督教神學的「聖靈(Holy Spirit)」。

《道德經》相傳是老子留下約五千言的著作。關於文本作者,民國初年學者認為是戰國末期的人所作,假託為春秋時期的老子所作,馮友蘭等人持此種看法;胡適等人則認為這是春秋時期的作品。
釋迦牟尼佛的生卒年,未記載於佛教前四次結集的早期三藏中,歷來眾說紛紜,詳見後文傳統記載和考證研究章節。早期三藏中也未包括釋迦牟尼佛生平的專門記載,經藏中的佛經緣起部分,偶有些類似傳記性的敘述,而佛陀傳記原型以《譬喻經》形式收錄在《律藏》中;佛陀言行和教法是經律記錄的重心,佛陀本人的生活同教義的關聯性並不強,並未引起三藏結集者的重視。在佛教廣為流行後,佛教徒對佛陀的卓越人格逐漸發生興趣,《本生經》和部份《譬喻經》從《律藏》中輯出編入《雜藏》或《經藏》,而更詳盡的敘事文字遂在流行經典和變化多端的傳說中而有所闡述。最早的佛陀生平傳記,是佛陀滅度六百年後馬鳴菩薩所著的《佛所行讚》(《佛本行經》),大乘佛教的佛陀傳記有《佛本行集經》、《普曜經》和《方廣大莊嚴經》。

佛陀悟道之後,在鹿野苑開始傳道,為憍陳如等五比丘宣說「四聖諦」,此為出家僧團的開端。後來波羅奈國長者之子耶舍,與其他四位友人,一同加入僧團,成為佛陀弟子,隨後城中其他豪族有五十人也加入,僧團在此擴張,也開始有了在家居士的護持,耶舍的父母,成為僧團第一位優婆塞、優婆夷。舍利弗、目犍連在聽到馬勝比丘說法後,率二百弟子加入僧團;隨後迦葉三兄弟率領一千名弟子加入,佛陀的千二百五十弟子常隨遊行,是佛陀僧團的骨幹,又稱常隨眾。

佛陀教團以此為中心,逐漸擴大教化。淨飯王聽到佛陀的消息,派遣侍者前往,邀請佛陀回國說法。釋迦族的貴族子弟,如富樓那尊者、阿難陀、提婆達多、難陀等人,紛紛加入僧團。此後說法住世四十五年,度化了許多弟子,其中著名的有大迦葉等。他為了度化眾生,走遍印度各地,以摩揭陀、憍薩羅、拔沙三國為中心,曾在憍薩羅舍衛城的祇園精舍說法25年。

在佛涅槃後的坐雨安居,摩訶迦葉率五百大阿羅漢,在王舍城外集會合誦經典;由持戒第一的優波離誦出律藏,由多聞第一的阿難陀誦出經藏。經過大眾的認可,這是佛教的第一次結集。此後弟子們陸續彙集、整理佛陀一生的言傳身教,又通過多次結集,形成經、律、論「三藏」。佛教在印度孔雀帝國阿育王時代傳遍印度全境並對外傳播至斯里蘭卡、金地等地。

關於釋迦牟尼佛基本的教義,後世有許多不同的見解,但是無論是大乘佛教、部派佛教都同意保存在《阿含經》中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三十七菩提分法等,是釋迦牟尼最初的教義。

公元十二世紀後佛教在印度本土絕跡,印度教有釋迦牟尼是毗濕奴第九化身的說法。隨著現代佛法傳播範圍的日益擴大,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的宗教。